帶鋸條開裂,首先要確認開裂部位,是齒部開裂仍是鋸背開裂,還有一點需求注意,開裂處是否在焊接口處,若是焊接口處開裂,多因為焊接過程中呈現問題而導致,或是焊接過程中操作方法有誤或是參數調節細節上呈現了問題。呈現這種問題,需及時向供貨方尋求解決方案。
齒部開裂,常見有以下幾個方面:
1、鋸條的齒型受沖突:檢查鋸床上動輪兩邊合金塊是否過于接近齒溝,并進行調整。
2、排屑不暢:鋸輪里邊的鋸屑要鏟除潔凈,鋸屑殘留在齒溝中,或被帶到鋸輪上停留,帶鋸條與之重復接觸沖突等問題會導致齒部開裂。
3、齒型選擇不當:依據所切原材料的形狀、直徑大小及其特性等選擇恰當的齒型。
4、切削液量過小或過稀構成冷卻不當:恰當調整水壓,進步切削液濃度
5、進給過大:恰當調整進給量,減少齒溝負載,也是避免齒溝開裂的一要素。
1、鋸條張緊力過大
帶鋸條裝置后須檢查張力是否適宜,合適的張緊力約為300N/mm2。假設帶鋸條受力過大就會導致前期裂紋的發作,需將鋸輪張力調整到正常情況。
鋸床帶輪的影響:帶輪外圓面、內圓面的磨損,也會構成鋸條齒部、背部裂紋;帶輪的輪肩與鋸背距離一般應控制在0.3-1 mm的空隙。帶鋸條背部與輪 緣干與,簡略構成背部裂紋;鋸床的主、從動輪的平行度不良,也會構成鋸條曲解運轉,發作前期,疲乏斷帶。